【金瓯无缺的词语意思是什么】“金瓯无缺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国家疆域完整、没有分裂或损失。这个成语寓意深刻,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。
一、词语解释
| 词语 | 含义 |
| 金瓯 | 指金属制成的容器,古代常用作盛酒器,象征国家或政权。 |
| 无缺 | 没有缺失、完好无损。 |
整体含义:比喻国家领土完整、政权稳固,没有分裂或丧失。
二、来源与出处
“金瓯无缺”最早出自《南史·梁本纪》:“金瓯已固,社稷无虞。”后来在明清时期被广泛使用,尤其在表达对国家统一和完整的期望时更为常见。
三、用法与语境
- 正面使用:多用于赞美国家统一、领土完整。
- 例句:我们希望祖国早日实现完全统一,做到“金瓯无缺”。
- 历史语境:常用于回顾历史事件,强调国家主权的重要性。
- 例句:历史上多次战乱曾威胁到“金瓯无缺”,但最终都得以恢复。
四、相关成语对比
| 成语 | 含义 | 与“金瓯无缺”的关系 |
| 国泰民安 | 国家安定,人民生活幸福 | 表达国家稳定,与“金瓯无缺”相辅相成 |
| 完璧归赵 | 原指将完好的玉璧归还给原主 | 强调完整无缺,与“无缺”部分相似 |
| 分裂割据 | 国家分裂,地方势力独立 | 与“金瓯无缺”形成鲜明对比 |
五、总结
“金瓯无缺”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强调国家的完整性和稳定性。它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,更承载着民族情感和历史记忆。在当今社会,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人们珍惜国家统一,维护社会稳定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或历史背景,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诗词典籍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