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要闻 > 宝藏问答 >

溜须拍马的典故

2025-09-12 07:34:23

问题描述:

溜须拍马的典故求高手给解答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2 07:34:23

溜须拍马的典故】“溜须拍马”是一个常用的成语,用来形容那些阿谀奉承、讨好上级的人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官场中的一种行为方式,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,与一位名叫寇准的著名宰相有关。

典故来源

据《宋史》记载,寇准是北宋时期的名臣,以正直、清廉著称。有一次,一位官员在朝堂上当众称赞寇准的才能,说他“有如天上日月,光明照人”。然而,这位官员并不是真心夸赞,而是为了讨好寇准,以便在仕途上获得好处。寇准听后,不以为然,反而讽刺地说:“你这是在‘溜须拍马’。”从此,“溜须拍马”便成为了一个贬义词,用来形容那些虚伪奉承、没有真才实学却一味讨好的人。

成语含义

“溜须”原指顺着对方的面子说话,像顺着胡子一样;“拍马”则是指夸奖别人,像是拍马屁一样。这两个动作合在一起,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只会奉承、不办实事的人的行为。

总结与表格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溜须拍马
出处 宋代,与寇准有关
原意 形容阿谀奉承、讨好上级的行为
含义 虚伪奉承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
现代用法 多用于批评那些只懂讨好而不做事的人
用法示例 他在领导面前溜须拍马,毫无实际贡献

总之,“溜须拍马”不仅是对一种行为的描述,更是对人性中虚伪一面的讽刺。在现代社会中,尽管我们不再处于封建官场,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,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,不被表面的奉承所迷惑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