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意思】一、
“共看明月应垂泪,一夜乡心五处同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望月有感》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。诗中描绘了在中秋之夜,家人分散各地,虽同望一轮明月,却因身处异地而倍感孤独与哀愁。诗句中的“五处同”指的是五个不同的地方,象征着亲人或朋友分隔多处,无法团聚。
这句诗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家庭团圆的渴望,也反映了战乱、迁徙等社会现实对人们生活的影响。通过明月这一意象,诗人将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,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性。
二、表格解析
诗句 | 出处 | 作者 | 意思 | 情感表达 | 艺术手法 |
共看明月应垂泪 | 《望月有感》 | 白居易 | 大家一起看着明月,应该都会流泪 | 表达思乡之痛 | 以景抒情 |
一夜乡心五处同 | 《望月有感》 | 白居易 | 在一个夜晚,五处的人都怀着同样的思乡之心 | 强调离散之苦 | 对比与象征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共看明月应垂泪”中的“共看明月”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,尽管彼此相隔千里,但同一轮明月下,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相似的情绪。这种“共情”是诗人对人性普遍情感的深刻洞察。
“一夜乡心五处同”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距离感。一个夜晚,五地之人皆怀乡思,说明思乡之情是跨越地域和时间的共同体验。这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交通不便、信息闭塞,人们更依赖情感纽带维系亲情。
四、结语
“共看明月应垂泪,一夜乡心五处同”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写照,更是对时代背景下的集体心理的反映。它提醒我们,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仍要珍惜亲情与团聚,不忘那份深藏心底的乡愁。